Powered by RND
PodcastsVrije tijd女子月月友

女子月月友

女子月月友
女子月月友
Nieuwste aflevering

Beschikbare afleveringen

5 van 63
  • Ep.63 关于上德 | 当刻意为之遇上无为而治
    1. 简介在这个充满规训与压力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标准所束缚,忘记了内心真正的需求。于是,这一期我们从《道德经》帛书版第一章出发,展开了一场关于“道德仁义礼"的深度对话。我们分享了自己从“防御心态"到“真诚开放"的转变历程,以及用“顺其自然"的智慧诠释了如何与万物和谐共处。其实真正的道德不是外在的教条而是内在的指引(“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与他人相处需要找到"微小的交集"而非强求一致,以及最重要的——"道"的本质是尊重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边界智慧,到“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这期节目结束后我们发现原来我们都把自己当成农民,耐心培育内心苗圃,而这正是"道法自然"的完美诠释——不是被动躺平,而是主动接纳!读经典不是为了懂更多道理,而是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让生活自然生长出该有的样子。2. 时间点00:28 🌍 用打卡的方式连接世界各地可爱的人 01:27 📖 道德仁义礼的顺其自然到刻意为之05:07 💫 从防御警惕到真诚开放的修行之路08:17 🌳 向树木学习"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12:02 🔄 如何从“礼"的约束逐步回归"道"的自由15:03 🤝 “助推"与“强迫"的微妙边界18:17 🎁 分享喜悦 vs 社交礼仪22:09 🌱 每个人内心都有的天然道德种子27:57 ✨ 先做好人再做好事32:51 🧘 儒释道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3. 金句“内耗是觉察的开始,改变的前奏"“本自具足就是做最真实的自己"“把自己当成农民,耐心培育内心苗圃"“人就是一个旅馆,情绪是来来往往的住客"“顺其自然不是躺平而是积极接纳"“以佛为心,以道为骨,以儒为表"
    --------  
    35:34
  • Ep.62 大道至简 | 要懂多少道理才能过好生活?
    1. 简介似乎懂得越来越多道理,却越来越难以好好生活,到底要懂什么道理才能好好生活呢?也许并非是道理,而是守护好属于我们自身的“道”,于是这期节目由道理都懂却做不到"的深层困境为锚点展开探讨,发现其实当我们内心没有稳定的核心时,懂得越多道理反而越分裂,而且有些道理根本不需要知道。可到底有没有学会了就能过好生活的道理呢?我们发现《道德经》里记载了为人处世的智慧,以及内观修行的方法,并决定从此后开始共同学习道德经中的大智慧并在节目中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一期我们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边界感智慧,到"顺其自然"不是躺平而是积极接纳,我们发现:1. 真正的道理不是外在的教条而是内在的指引("道德经给了我们做人的参考模板")2. 与他人的相处需要找到"微小的交集"而非强求一致3. "道"的本质是尊重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希望大家不要追求懂所有道理,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就如《道德经》的奥秘在于,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经历去读,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过向往的生活!2. 时间点00:28 🏥 特别开场....解锁新录制场所01:11 🌱 为什么"少即是多"才是生活智慧02:57 📖 道理 vs 《道德经》05:23 🔁一千个我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10:01 ⚠️ 切莫“己所甚欲勿施于人"15:49 🎁分享喜悦时究竟该以何为载体17:23 👨有一种来自父母的“强制爱"19:08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我们是人22:20 📚 帛书版道德经最适合现代人阅读25:52 💡 懂得越来越多却越来越焦虑29:02 🤔 “顺其自然"不是躺平而是接纳33:42 🌊 臣服实验:让生活自然长出该有的样子3. 金句“人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当我们在团体里面就能够感受到彼此的能量,其实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他做瑜伽冥想这个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专注的时候,瑜伽冥想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成就,他说这个就是臣服带给我的”“道德经给我的生活其实就是顺其自然,活在当下,因为很多时候我自己不是很顺其自然的,很是想去强迫让这个事情按照我想的方式去发展的,当这个时候我就脑海里蹦出一句让自己顺其自然,尝试着去接纳,事实就是这样”“又好学,又完全的吸收了各方各面的知识点,结果套在自己身上不太合适,甚至是混乱的,越越学越焦虑。就是慢慢的学了道德经之后,发现能够串起来了,之前学的东西咱不能说白学了吧,他只是现在有一个竖叉,把之前的那些东西都收纳进来。”“其实这个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之所在了。一句话看似没说什么,实际上什么都说了,而读得懂的人就能够领悟到其中的要领啊,读不懂的人就会觉得这句话是一句废话”
    --------  
    35:06
  • Ep.61 关于美貌|当“美”成了枷锁,我们该如何看见自己
    1. 简介在当今社会,女性常常被困在"美貌"的枷锁中——既渴望获得外在认可,又挣扎于自我认同的困境。在这迷思之际,感谢后浪出版社的郭老师和我们分享了《美貌的神话》,于是我我们从这本书出发,展开了一场关于女性身份与审美束缚的深度对话。原来女性的不自信并非本身不够好,而是被社会套上了'美貌才有价值'的单一标准"。女性从小到大以客体的形式接收到了太多规训,她们不被教育以自我为中心、以学习作为手段、以目标为导向而是更多的被期待成为美和贤良的个体,久而久之也许会迷失在对美的追求以及讨好她人的循环里。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因此跳进非黑即白的陷阱中,真正的解放不是反抗所有标准,而是建立内在评价体系——当我们能够选择看到什么、如何看时,就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虽然我们无法脱离大环境的价值观而独立存在,但我们可以通过每日快乐记录、技能学习等"向内求"的活动构建自我价值感,希望听完这起节目后的大家也能创造出专属于自己的美貌的神话~2. 时间轴00:35 📚 发现女性不自信的社会根源01:47 🌟 重新理解女性主义的真正含义05:08 💇‍♀️ 从臣服实验到反抗实验09:58 ⚖️ 为何从不要求男性用刘海遮痘痘12:41 🧸 从来如此便对吗15:49 🛒 整形机构的小秘密19:27 🔄 流行美不美了咋办呢23:34 💼当美貌成为工作干扰而非助力25:48 💸 女性无偿劳动价值180亿美元!!30:11 🌱 用记录快乐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房间"33:08 🌾 成为自己心中的元神3. 金句“原来女性的不自信并非本身不够好,而是被社会套上了'美貌才有价值'的单一标准"“我们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能量场,让自我价值不依赖外部评判,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很多看上去“约定俗成”的观念并不是正确的。只有当我们开始思考,才会发现其中的不合理。面对这些时,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不一定是激烈的对抗,而是一句温柔的“不”,一次含蓄的拒绝。这种回应来自内心的丰盈,它让我们保持内心的清醒,有做自己的勇气和力量。”“与人相处感觉是否舒服,是否能够感受到对方传递出来的美的能量,是要靠这个人内在修养的自身魅力,而不是单纯的长相"“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规训其实是件幸福的事儿,意识到自己被规训,但是跳不出来是件拧巴的事情,如果意识到自己被规训,能够顺势而为,这个人会活得很快乐。"“读书是一件非常向内求的事情,当你的专注力放在内求上越来越多的时候,那向外的专注力你就不会注意这么多。"听友福利感谢后浪出版社对本期节目的赞助,欢迎听友们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你与“美貌”之间的故事,我们会在9月2日24点前,挑选出5位评论最触动人心的友友,每人送出一本《美貌的神话》~
    --------  
    35:31
  • Ep.60 谈社会化|不是要成为无聊的大人,而是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
    1. 简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陷入"社会化"的困境——既不想成为刻板无趣的大人,又渴望更好地融入社会。本期节目中,我们从各自的亲身经历出发,展开了一场关于社会化的深度对话: 从“不够社会化"而陷入反思的夜晚,再到职场焦虑到学会"顺势而为"的转变过程。用我们的故事,揭示了现代年轻人在人际关系中面临的普遍挣扎。我们深入探讨了社会化的三个关键维度: 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边界(“大大方方就是不讨好也不过度分享") 为什么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倾听看似简单实则难度系数很高") 职场中的社会化生存法则(“与人保持恰到好处的亲近")我们发现:真正的社会化不是学习表面技巧,而是建立内在的行为准则, 这内在准则便是用道德经构建底层系统深度探讨后,我们明白了,与其追求完美社会化,不如培养"看见自己,也尊重别人"的能力。当我们用大道至简的智慧面对人际交往时,既能保持自我本色,又能与社会和谐共处。希望这期节目既是对抗"社交焦虑"的实用指南,也为大家提供了关于如何成长为既融入社会又有趣大人的温暖思考。2. 时间轴00:52 🤔喝了褪黑素牛奶后反而失眠了01:43 💼 从“躯体化焦虑"到学会顺势而为02:34 🗣️什么是真正“大大方方"的社交状态05:19 🚫 社交雷区:评价他人引发的连锁反应06:54 👂 从“疯狂输出"到“少说多听"的转变12:32 🔍 过度解读他人意图的社会化代价15:41 🛡️ 用"直截了当"应对潜台词18:26 🎁 从"撕破脸"到理解礼物的心意价值20:44 ❓ 如何区分“看见他人"与“讨好"23:30 💡最成功的社会化是让人感受不到技巧25:48 📚 终用《道德经》构建人际关系底层系统30:40 🌱 犯错是通向"大道至简"的必经之路3. 金句“大大方方就是不讨好也不过度分享。"“倾听看似简单实则难度系数很高。"“不要担心犯错,犯错是很正常的,如果说我们没有犯错,没有痛苦,没有思考,那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能够如何更好的成长。"“我们不是要成为无聊的大人,而是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如果说我们用很多的方法论,具体的事无巨细的那些方法论硬套在身上,那我们就像是一个行走的机器人,身上拖着重重的代码。而现在我们是用一种轻盈的方式,把大道至简的道刻在我们心中,我们就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也能够成为有趣的大人呀。"“每一步路走的都算数,你之前跌跌撞撞的和人相处,他都是实践,当你再去学理论的时候,就能更理解理论它到底讲了什么,就把理论和实践融在一起,融在一起了,更是一个整体。"
    --------  
    32:43
  • Ep.59 关于选择|改变不了生活,但能选择快乐
    1. 简介常言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当面临这些不如意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常常被各种情绪裹挟,却忘记了选择的权利其实就在自己手中。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选择快乐"的真诚对话。从质疑"痛苦是个人选择"这一观点出发,分享了各自面对情绪困境时的挣扎与突破,揭示了现代人如何在焦虑与抑郁的夹缝中重获心灵主动权。节目深入探讨了三个关键维度: 社会环境如何通过大数据算法剥夺我们的快乐选择权 音乐、日记等日常小事如何成为情绪调节的有效工具 社群互助怎样将个人快乐转化为集体力量。我们发现"转个弯选择快乐"竟让痛苦神奇消失时,同时成功日记也可以帮助我们重建自信系统!快乐不是被动等待的结果,而是主动选择的能力。希望大家也能持续性的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于是我们再敲敲app上开启了“每日快乐杂货铺"公益打卡计划。每一次打卡都会给山区里的女孩捐款,当我们在这儿选择记录快乐时,不仅照亮自己,也照亮她人!2. 时间轴00:14 💔 我们是否能拥有不痛苦自由01:15 🔄 从选择不痛苦到主动选择快乐02:51 🛡️ 重新定义"逃避"的积极价值04:48 🤔 人必须经历痛苦才能成长吗?06:26 🎵 听的不是音乐而是一种情绪09:54 📱 大数据悄悄夺我们的快乐选择权12:46 ✍️ 成功日记如何重建自信系统15:30 🌱 长路漫漫,有人相伴21:25 🤝 寻找“快乐共同体"的三种路径25:38 ❤️ 接着传递快乐,传递爱与温暖3. 金句“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大数据才是罪恶的根源"“记录快乐是和生活做对抗的一种方式"“关关难过关关过,记录会让动力越来越足"“快乐不仅是具体价值,更是一种无形能量的传递"“放弃痛苦念头转而去选择快乐,痛苦竟神奇地消失了”
    --------  
    29:01

Meer Vrije tijd podcasts

Over 女子月月友

女子月月友 = 高Yue儿 + 月月 我们是女子,是月月,也是大写的好朋友。 在这里,我们不聊诗词歌赋,但会聊人生哲学,不会一起看雪,但会一起看月亮。 在这里,深入浅出地拆解这个复杂而微妙的世界,那些痛苦的经历,破碎的境遇,迷茫的过往,促使我们内心走向坚定而清晰的道路。 我们不教育,不提供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也不走流程,纯粹记录好朋友之间真情实感的深度交流。希望在拆解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起走向大道至简。
Podcast website

Luister naar 女子月月友, De Nationale Autoshow | BNR en vele andere podcasts van over de hele wereld met de radio.net-app

Ontvang de gratis radio.net app

  • Zenders en podcasts om te bookmarken
  • Streamen via Wi-Fi of Bluetooth
  • Ondersteunt Carplay & Android Auto
  • Veel andere app-functies
Social
v7.23.7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9/13/2025 - 7:19:33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