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Wetenschap学非所用AfricaLounge

学非所用AfricaLounge

学非所用AfricaLounge
学非所用AfricaLounge
Nieuwste aflevering

Beschikbare afleveringen

5 van 45
  • Ep.41 Flair+话梅糖:CASIN全球中非写作大赛获奖作品(上)
    由上海中非关系研究网络(CASIN)主办的第一届全球中非写作大赛于去年12月公布了最终获奖作品,中英文版本也逐步发表于The Elephant网站、单读和CASIN公众号等平台。在这两期节目中,我们分别采访了大赛统筹人Flair施东来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和三位中文获奖者话梅糖、徐立勋和李懿娟。在本期前半部分,Flair分享了他组织这届大赛的初衷和阅读参赛作品的感想;从 30:55 开始,话梅糖则分享了她在尼日利亚的工作生活、对中非交往日常的观察以及创作《乌玛》的渊源。话梅糖(笔名)是非虚构类一等奖《乌玛》的作者,目前是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者、年更公众号博主。热衷于实地考察文化多样性,喜欢具体的人。获奖评语:“《乌玛》以细腻且层次分明的叙事手法探讨了跨文化沟通、身份认同与人性共鸣的主题。作者巧妙地透过主人公在尼日利亚的工作生活,将个体身份在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困惑与求索描绘得淋漓尽致。不同种族、文化背景的人物相遇、互动与彼此了解的过程,映射出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人际关系,颇具现实性意义。故事在构建中非视角交融的同时,不断引发对偏见与误解的深层思考,将乌玛这一角色塑造得生动而饱满,使其不再是“他者”的象征,而是一个有着愤怒、困惑、喜悦的“具体的人”。”第一届CASIN全球中非写作大赛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文艺创作的力量来尽量消除媒体和大众对中非互动的成见和局限性,不管这些局限是来自西方视角还是来自中国人和非洲人本身文化语境中的对彼此的刻板印象。我们意欲促成的人文转向就是一种更加细致入微的审视中非人民互动的方法。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刻画人际交往中的偏见和冲突来让读者看到超越国族的人性中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CASIN本次大赛共收到35份投稿,其中虚构类25份且以英文为主,非虚构类10份且绝大多数为中文作品。投稿者的国籍背景包括中国、尼日利亚、肯尼亚、赞比亚、南非、乌干达、博兹瓦纳、布隆迪、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2024年10月1日截稿后,由程莹(北京大学)、张勇(浙江大学)、袁明清(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和Ignatius Suglo(里士满大学)四位老师组成的评委团经过一个月的认真审稿筛选,共决选出了五位获奖者:非虚构类一等奖《乌玛》(Oma)语言:中文作者:话梅糖(中国)虚构类一等奖《奶奶的幸运竹笋》(Granny‘s Gift of Lucky Bamboo Sprouts)语言:英文作者:Zanafy Gladys A. (马达加斯加)虚构类二等奖《趁此时,在此地》(While We Are Here)语言:英文作者:李懿娟(中国)虚构类二等奖《山鼓》(The Rhythm of the Valley)语言:中文作者:徐立勋(中国)荣誉奖(虚构作品)《熟悉的陌生人》(Familiar Strangers)语言:英文作者:Mary Appophia(肯尼亚)
    --------  
    1:02:36
  • Ep.40 王菁:「高龄」产妇的光辉时刻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全球传播助理教授王菁老师,继续讨论关于母职的话题。在这期节目中,王菁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我们一起反思围绕「高龄」产妇的叙事,讨论这一状态下的自主性和优势,也分享了产前准备、产后修复和家庭分工等内容。本期节目与「结绳志」联动,部分文字同时发布于其公众号。相关内容:Ep.38 程莹:母职作为一种“看见”的能力 | 一个学术非洲研究者的学术与育儿本期内容提要:生育年龄是女性面临的共同议题高龄产妇(geriatric mother)更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更多的生育选择个人职业生涯明确后开始思考生育决定高龄产妇其实是有「优势」的35岁后怀孕一定就「危险」吗?“高龄”是移动的区间小孩的成长取决于很多不同的因素生育过程中女性面对的额外身心压力孕期运动与生活调节产前课程的效果因人而异想象养育不同性别的孩子医院里的「接生婆」与「导乐」伴侣间关于育儿的沟通与协商 家庭支持与教育自主性全职工作和育儿的家庭分工学术体系如何容纳育儿带来的影响育儿后更清晰的自我认知当一个「够好就行」的妈妈母乳喂养的迷思:社会构建还是个人选择?产后康复是一个回应自身需求的过程妈妈很伟大不等于妈妈的痛苦就是应该的「高龄」作为一种自主的状态提到的作品:Audre Lorde: Man Child《妈妈教授:在学术界实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Professor Mommy:Finding Work-Family Balance in Academia)
    --------  
    1:42:26
  • Ep.39 田泽浩x林嘉欣:莫桑比克观察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东南部沿海,长期以来相对稳定,最近却因为时局引起不少关注。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非洲葡语国家的研究者,来聊聊莫桑比克的历史以及他们对其近期局势发展的观察。田泽浩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博士生,此前就读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牛津大学,精通葡萄牙语和英语。他的博士研究主要聚焦于莫桑比克,尤其是上世纪70至90年代莫桑比克的社会主义实践。返场嘉宾林嘉欣Cindy目前任职于澳门大学政府与行政学系,主要关注葡语国家动态,她曾在第六期节目中和我们分享佛得角的社会、历史和饮食文化。本期内容提要从葡语和文学进入莫桑比克莫桑比克初印象与社会局势 莫桑比克独立后历史概览:解阵党和莫抵运尝试解决新兴社会问题的乐观发展党领导人维南西奥(Venâncio Mondlane)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维南西奥 政府“腐败”问题与北部的天然气资源扑所迷离的北部安全局势选举后混乱局面的来龙去脉反对党在事件中的全面号召力发展经济是南部非洲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莫桑比克华人溯源:从中华协会到“中国教堂”、中华会馆民国至社会主义时期的老侨和“新华人”被波及的中国企业华人的相互支持(不)被命名的“主体”新总统就任后的事态发展展望莫桑比克研究的未来提到的人物和组织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Mia Couto)莫桑比克执政的解放阵线党(解阵党)- 丹尼尔·查波 (Daniel Chapo)莫桑比克乐观发展党(发展党) – 维南西奥·蒙德拉内 (Venâncio Mondlane)莫桑比克全国抵抗运动(莫抵运)相关文章和作品剑虹:《莫桑比克华侨的历史与现状》,《西亚非洲》,2007年第5期。剑虹:《莫桑比克大选观察》,公众号「mozamnews」,2025年01月03日。田泽浩:《马普托调研笔记》,公众号「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24年5月8日。田泽浩:《莫桑比克动乱观察》,公众号「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2024年12月30日。
    --------  
    1:00:58
  • Ep.38 程莹:母职作为一种“看见”的能力 | 一个非洲研究者的学术与育儿
    「学非所用」的朋友们新年好,久违啦!在“断更”的这几个月里,三位主播的生活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丽方和哲远终于毕业并跨洋搬家回到国内,明清则拥有了母亲这个新身份!我们想借此契机开始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主题,推出几期讨论母职、女性与(非洲)研究的节目,欢迎感兴趣的朋友联系我们!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的程莹老师,来聊聊她成为母亲后关于母职、育儿和学术工作的体验与思考。程老师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目前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非洲戏剧与表演、非洲都市青年与大众文化、非洲艺术与当代社会、中非人文交往等。本期内容提要:关于学术与生育的常见迷思育儿对工作机会和学术生涯的影响生理和社会年龄的限制育儿一定会让学术产出和质量打折扣吗?育娃与学术工作育儿后时间被碎片化家庭时间和工作时间高度融合在尿布台和工作台之间灵活切换母职带来的更多观看和理解世界的“触角” 不同群体的生育经验和相关性别议题被区隔 成为母亲后看见以往研究中忽略的母亲角色母亲的劳动是一种“基础设施”和爱的能力 非洲文艺作品中政治化的家庭空间具身经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学术环境需要更多对母职的理解与支持育儿过程中那些琐碎和混乱的时刻也需要被看见养育过程中与孩子的关系在自我与孩子之间的让渡和纠结 母亲和孩子成为彼此与“坚硬”系统之间的缓冲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尼日利亚作家Buchi Emecheta的小说The Joys of Motherhood尼日利亚剧作家Osonye Tess Onwueme的作品Tell it to Women: An Epic Drama for Women程莹、张丽方:《非洲折叠:日常生活的文化政治》Susan Z. Andrade: The Nation Writ Small: African Fictions and Feminisms, 1958-1988西尔维娅·费代里奇:《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于渺:《额姆宇宙》(影像作品)Jamie Monson: Africa's Freedom Railway: How a Chinese Development Project Changed Lives and Livelihoods in Tanzania 南非金山大学研究项目: Mother Lab木兰花开的戏剧作品《生育纪事》尼日利亚学者Oyèrónkẹ́ Oyěwùmí的学术著作The Invention of Women荞麦:《无尽与有限》菲利帕·佩里:《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
    --------  
    52:37
  • Ep.37 刘烨:「热带建筑」与新中国援非历史
    何谓“援非”?新中国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开始援助非洲?置身陌生的域外之境,建筑师们如何设计和实施援非工程?这些建筑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命运几何?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清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水木学者”博士后刘烨老师分享他关于新中国援非建筑的研究。刘烨老师在节目中追溯这些建筑背后的中非交往史并分享了他在坦桑尼亚的田野调研经历;此外,他也讨论关于「对外援助」的新思考。时间线:01:13 从援非建筑进入非洲06:09 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起源及在新中国的境遇11:05 中国援非历史背景13:30 援非建筑的起源15:09 首例工程:援几内亚卷烟火柴厂的故事24:25 工业建筑的时代意义31:15 援非建筑的具体实施36:50 对外援助作为自我想象与自我实现40:07 非洲解放运动早期旗手几内亚47:32「热带建筑」、去殖民与中国援非建筑60:32 援非与中国内部的“热带”67:00 初期援非建筑的当下命运74:01 走访坦桑尼亚「友谊纺织厂」 77:00 研究资料来源与在坦桑尼亚的田野经历 92:17 未来的研究计划:“援助”的历史化原上海华东院援外工程师的工作笔记原中国纺织工业部专家于1963年考察坦葛尼喀时所拍摄的当地建筑的骨架(作者翻拍)桑给巴尔卷烟厂办公楼,其对花格墙与遮阳板的使用非常得体。(作者自摄)坦友谊纺织厂食堂内景,大面积地使用通风砖近乎此类建筑物的标配。(作者自摄)1967年5月6日《民族主义者报》(The Nationalist)头版,坦总统尼雷尔视差友谊纺织厂建设工地(作者自摄)刚果(金),金松迪纺织厂,1969年落成,特为其发行的邮票(作者自藏)金松迪联合纺织厂废墟,能看出其规模宏大且细部精美。(图片来源:网络)相关推荐:刘烨 “非洲的概念与超历史之物”,《信睿周报》2021年10月Ye Liu, “Refunctioning Tropical Architecture, Anti-Colonial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built Architecture in Africa, 1960s-70s”, Mediapolis: A Journal of Cities and Culture Ye Liu, “On Nonreciprocal Giving”, E-flux ArchitectureChiat-Hwee Chang, A Genealogy of Tropical Architecture: Colonial Networks, Nature and Technoscience周弘(编)《中国援外60年》石林(编)《当代中国的对外经济合作》
    --------  
    1:39:41

Meer Wetenschap podcasts

Over 学非所用AfricaLounge

「学非所用AfricaLounge」是一档关于非洲的深度闲聊节目,间歇性输出在地知识,偶尔分享严肃的学术内容和学术“八卦”反思。我们将从不同主题切入,分享基于生命体验的、动态多元的非洲。我们也将努力将非洲各地音乐人/乐队的作品带给大家。大家可以在以下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也欢迎大家通过平台留言、邮箱[email protected]或者wx africa234 与我们联系。Apple Podcasts: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id1610604337?mt=2acast:https://shows.acast.com/africa-lounge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show/7xHdtTJCizt0545LrbYQJ6?si=52e82fc83f2f4fb8喜马拉雅:https://www.ximalaya.com/album/57158097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20ead221c8f2b2bde294224RSS订阅:https://feeds.acast.com/public/shows/africa-loungeLogo设计:Lingzi@afotolearner (instagram)
Podcast website

Luister naar 学非所用AfricaLounge, Zimmerman en Space en vele andere podcasts van over de hele wereld met de radio.net-app

Ontvang de gratis radio.net app

  • Zenders en podcasts om te bookmarken
  • Streamen via Wi-Fi of Bluetooth
  • Ondersteunt Carplay & Android Auto
  • Veel andere app-functies
Social
v7.17.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5/9/2025 - 5:41:43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