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录制于2025年7月5日,上海《F1:狂飙飞车》应该是我的第三部「人生电影」打动我的根本,无外乎它在不断提醒我两个问题:- 我可以怎样的活着?- 我为什么要这样活?这两天连续看了两遍电影《F1》,片中桑尼·海耶斯时隔三十年重新回到赛场上,面对与热爱与痛苦煎熬的大半生,他最终选择的是一条拥抱热爱的不归路,什么实现梦想,什么自我救赎,只是不归路上的偶遇的路标而已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时隔三十年了,我与三十年前又有怎样的不同?1995-2005,我刚考进高中到即将硕士毕业,1998年大一才接触互联网,所以算国内比较早的一代网民,所以那个时候www万维网对我的影响,可能一直延续至今,聊天室,ICQ,OICQ,MSN是那个时候流行的,我输出的内容还是传统媒体专栏,报纸、杂志、期刊,网上文字更多是聊天室和BBS论坛,在2002前后,我开始写blog,本来我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因为互联网,那时候就开始大量在网上写下自己真实想法的各种碎片,但主要输出的内容还是传统媒体2003年是《新京报》诞生,我给《新京报》《精品购物指南》《南方都市报》《三联》《综艺》等媒体大量供稿,几乎每周都有,经常是各种评论版编辑的老朋友,救火队员,ta们经常在我中午的时候给我电话,问我电影行业相关某个话题,是否可以下午四点半前给一篇1000字评论文章,我一般都是满口答应,找地方坐下来就打字,基本都是45-60分钟完成草稿,带着错别字发过去,剩下的交给编辑这个不改错别字的习惯保持到现在发长朋友圈,而且到后了AI时代,我的文字充斥着各种拼音九宫格快速输入的错别字,反而特别人味第一个十年,从来不觉得我有什么文采,我写的大多是市场分析、评论文章,我想到什么观点,都是用大白话直抒胸臆而已2005-2015,大概研究生毕业前我就决定此后要实名上网,注册所有网站产品,用户ID就是我本名,所以如果你在网上搜我的名字,最早追溯到20年前的内容也不奇怪这也是互联网2.0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过渡时期,从blog博客,到podcast低调诞生,到微博出现,饭否出现,人人网,后来到知乎出现,视频网站也开始发力,优酷、土豆是早期平台,我和张小北的《每周影评》就在2008年5月18号第一期上线在优酷上,后来扩展成了湖南省本地电影频道的电视版节目首播是当年的10月1日, 一播就是五年这时候,我依然坚持实名上网,基本全新的互联网传播内容的新平台产品,我都会测试使用,留下觉得好用的,不好用的忘记就行,也不纠结也是这个十年,我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视频内容留在网络上,比如《每周影评》结束后,我拉着老同学罗登和周黎明老师做过一段特供爱奇艺的视频影评节目《电影侃侃》,那时候就全世界去拍,半旅行半拍节目,因为我的全球超马越野跑的十年在2014年也正式开始了然后就催生出了《雅荻跑世界》,最终在2015年北京电视台播出,后来接着做了第二季,第三季就直到2020年才播出,第四季目前依然没有资金启动后期制作,拍摄都完成了,因为不赚钱,B站也在早期发展阶段,我当然也一直坚持试用对了,2013年开始有朋友圈,我的第一条朋友圈应该是带《黄金大劫案》主创在沈阳做活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后来朋友圈长文反而是我最重要的一种思想碎片记录本,依然是大量快速输入的错别字2015-2025,的确是疫情切成上下两段,对我而言就是自己的户外内容创业公司输出了大量越野跑的内容,文字、视频等,继续全球比赛,折腾了三年发现还是缓慢亏钱,2018年年底跑完最后一站秘鲁的HMDS沙漠赛,是我过去三十多场全球超马赛事的最后一次参赛,此后才开始在国内越野跑参加了一些短距离50公里赛事所以,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风起云涌,大家自然全面拥抱短视频,后来有了视频号2015年是我第一次在荔枝做了一档越野跑的播客节目,更新了几十集,叫《跑出勇气》,当时我还把手上有的一两百期《每周影评》音频版当成播客节目发了荔枝,播客在诞生十年后,我才开始正式做音频播客节目2019年是神奇的一年,我阴差阳错加入了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的赛前训练,最终拿到环球船员资质,要完成媒体船员的大量内容传播工作,同时,我主动要求把我当成跟其他环球船员一样,每一个watch我都正常上甲板工作,我当时笃定认为我的十年超马越野跑和登山经历,让我的身体和意志可以应对环球帆船赛的两份工作任务——船员日常跟大家一起上甲板,休息时间处理文字写作和图片、视频,一个人干两份内容,因为传统媒体船员是不用上加班工作的,我不但要上,是每一个值班我都要上,一个不能落下,这对我才算完整体验了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最终事实证明,我的身体经受了各种磨难的考验2020年疫情爆发,比赛中途中断回国待了两年,这才开始准备做视频播客的事,因为本来之前我也一直看joe rogen和lex fridman,夏天时候录了很多期备播,一直没有放出来,直到2021年才正式开始更新,播客这件事,当时就觉得要先做10年,所以也是后来有一个存档付费专辑《中国电影2020-29》,至少要录到2029年,然后看看会怎样2022年11月底开始的AI大爆发,其实是对信息过滤的新挑战,过去三年AI快速发展的观察结果发现,我个人是追不上理解AI发展的,本来22年重回学校读书,还想研究电影未来形态在AI时代下的未来可能,但后来发现果然自大且狂妄,这显然不是我能短时期内想明白的,所以凭直觉就是继续做视频播客和观影会活动,最后催生出了「狂喜播客节」,在2024年上线,非常非常极限耐力运动风格的一个千人参加的线下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进入到2025年,持续输出内容的最重要思考其实是如何面对和接受AI的存在和对生活的全面渗透,如果正向思考,我前面说了,我是没有答案的,我下意识地做了大量线下活动的方式来输出内容,比如过去两年半,我做了超过150场院线电影观影会,映后和观众不离开影院接着讨论90分钟,录制成播客节目,目前基本都在「关雅荻·吾爱西尼马」专辑里然后,「狂喜播客节」在9个月里高密度举办了三届,第四届会在2025年11月1-2日继续在上海举办正因为这种下意识的、直觉性的选择、行动与实践,给我带来了大量的不同的信息输入与思考反馈,我越来越觉得可能目前适合我的内容输出方向,不是顺应AI发展潮流的,不能一味迎合ta,而是反过来思考——我只选择AI替代不了的,且操作执行难度最大的有价值的行动与实践,2024-25年来看,最典型的就是「狂喜播客节」这可不是拒绝AI和反AI,相反,这是帮助自己从人类自然生长、老去更本质的存在状态,去思考如果去除所有AI噪音,去除所有AI可替代的日常生活,剩下的到底人成为人的最强有力的证据是什么?然后我们再出发,去拥抱超级在加速中的不确定性下的AI时代,会更多一些笃定,少一些内心迷失与焦虑三十年过去了,我最大的收获乃至「成就」就是:我不再哄着任何人,包括我自己,我终于可以不用「任性」两个字来描述我过去三十年的生命经历,我现在觉得「只说自己想说的话,坦诚面对自己内心真实性,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有绝对意义上的正当性的,这不是年轻气盛的任性与自大,这是过去三十年生命经验指引我,坚定我反复说的「随波逐流」的生活践行——追随着脑电波的指引,去追逐日常生活里最大比例的心流体验、巅峰表现的时刻,我几乎所有生命体验的价值和意义都在指向这件事所以,我真切理解桑尼在拿下F1单场赛冠军后,带着老去、充满伤病的身躯,依然义无反顾地冲向巴哈1000极限越野赛的沙漠尽头。至于过去三十年我在网上说过什么、留下怎样的文字或者影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与生命力本身,其他都是噪音。欢迎下面扫码报名「狂+观影会」————————————————————特别提醒:- 「贰狂+」即将在2025年11月1日-2日上海举办,优惠双日票359元现已开启发售,下图扫码抢票;特别感谢「贰狂·播客好伙伴」欢迎更多「好伙伴」持续加入「贰狂+」————————————————————关于【开放对话】【开放对话】是由电影人、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关雅荻发起的一档长对话视频播客,希望能在这里聚集更多“真诚睿智、活出勇气、向死而生”的对话,因为「时代越碎片化,我们越需要完整的灵魂」。介绍几个新专辑:【狂喜播客节】:狂喜播客节相关内容专辑【关雅荻·刹极9秒】:所有单集付费内容的合辑【关雅荻·吾爱西尼马】:「狂+观影会」现场播客自留地【关雅荻·开放对话番外】:没那么严肃的不同世代、年龄、背景、专业的对话【关雅荻对话《封神三部曲》】:电影《封神三部曲》幕后主创系列对话(付费专辑)【关雅荻·中国电影2020-29】:个人视角通过对话构建出的中国电影创作编年史订阅收看/收听:微博、B站、视频号、小红书、知乎、西瓜视频、抖音、快手喜马拉雅、小宇宙、苹果Podcast、网易云音乐、QQ音乐商务合作找到我:全网社交媒体请搜索「关雅荻」给我发私信或者邮箱:
[email protected]或者微信:kaifangduihua(有事请直接留言)「生活就是一场冒险」